“唉~唐路,唐路”唐路一看这不是那个杨铁杨衙役吗?
“杨大哥,你都做捕头啦,捕头大人好”
“嗐,你还会打趣我了,这不是托你的福,你献了人参,县令大人的母亲,药到病除;县令大人就提拔了我做捕头”。
“恭喜杨大哥了,肯定是杨大哥平常上值就认真努力,县令大人早就看在眼里了”
“嗐,你小子,好了不说这个了,你来县城去拜见县令大人了吗?”
“这~本来县令大人已经给了我银钱了,这还上门去会不会给县令大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唐路觉得会不会显得自己太过谄媚。
“那看你自己,又不是要去讨个什么东西,就是去拜访一下,再说有些东西你自己不上心一点,时间就了就淡了”
“好的,谢谢杨大哥提点,我打算以后再县城开酒楼,到时候一定和杨大哥畅饮几杯”
“好好,那我走了,这还在当值呢”
唐路觉得杨铁说的有道理,他本来就是想借县令的势,如果不上赶着一点,怎么借的了这势呢,只要把握好度,不引起县令的反感就行了。
回头和赵氏说,“娘,走我们去置办点礼物,去拜访一下县令大人,大人上次说等他母亲好了让我去拜见,现在去正合适”
“那我就不去了吧”赵氏是有点怕见官的。
“去吧娘,我一个人不便去拜见县令大人的母亲”
“行吧,娘和你走一趟”
唐路拿了一根五十年的人参和一些糕点,就和赵氏去了陆府。
到了陆府因为有赵氏,陆管家直接就把两人带到陆老太太的院子了。
“老夫人,夫人,这是上次献参的公子,唐路,这是他的母亲”。
“唐路,这是我家大人的母亲,这是我家大人的夫人”
“拜见陆老夫人,陆夫人”县令虽然出身寒门,但是陆夫人是长宁侯府的庶女,大家出身,所以气度非凡。
“请起请起”
“上次多亏了你家这孩子,采的人参救了老身一命,让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在这里谈笑”
“老妇人言重了,都是老妇人福泽深厚,有上天保佑;要不然怎么就他采到了参,又正好来县城买药,又恰逢听闻县令大人正在寻参,这都是老妇人您的福气”赵氏听县令的母亲这样说,也不敢给唐路领功,毕竟看过那么大的酒楼,知道自己的女儿得了报酬的。
“瞧瞧,可真会说话”;陆老夫人听着这话开怀大笑,老人家就是喜欢福禄。
“婆母,怎么儿媳平常是不会说话吗?怎的平日没见你这么开心。”
“哟,这你还醋着了”。
“今天母亲这里怎么这么热闹啊”陆大人下衙回来了,穿着一身官服。
“拜见陆大人”唐路连忙拉徐氏一起行礼。
“在家中礼就免了吧,原来是唐路贤侄来了啊”
“是的大人,小子来县城柳氏绸缎庄的女儿定亲,特携家母来拜见陆老夫人和县令大人”。
“嗯,你有心了;这是好事啊;夫人,待会儿给贤侄准备一份贺礼”。
“谢谢陆大人,小子却之不恭了”
“你也别这么客气,就叫他陆伯父,叫我儿媳一句婶婶;叫老身一句陆奶奶就行了”
唐路看了陆县令一眼,见他并没有不悦,就跪下来叫人“陆奶奶、陆婶婶、陆伯父”。
“这孩子怎么这么实诚,快起来,别把膝盖跪坏了”陆奶奶说
“我看着这个孩子也是个面善的,总觉得有点面熟”旁边赵氏肩膀僵了一下。
“陆伯父,上次小子回家才知道你居然给了小子一张酒楼的地契,小子实在觉得受之有愧,但是长者赐不可辞。我打算把酒楼开起来,我太年轻了,想请请陆婶婶帮我顾一下”。
陆大人看了一眼自己的夫人,“哦,不知贤侄要开什么酒楼”
“现在还缺一味调料,我打算开火锅铺子,到时候请陆奶奶,陆婶婶和陆伯父一起来品尝一下”
“好啊,左右我在这后宅也没什么事”。这就是应了,和聪明人说话就是好。就等着到时候酒楼办起来,把契约送过来就行了。
从陆府出来,赵氏深深的看了唐路一眼。
事情都办得差不多,唐路就带着赵氏回村里了,现在唐路要成亲了,一下紧迫感就来了,房子已经起了一半了,相信不用一个月就能住进去了。
第二天又把家里的事情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