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了公民委员会的事务后,今日的召见总算结束了。兰兰雯茓 更新嶵全
刘宗周等人按惯例抄写起居注,记下皇帝吩咐他们做的事。
陈继儒看着颇为新奇,询问道:
“皇上召见群臣,都是这样子吗?”
“安排得如此事无巨细。”
陈仁锡向他解释道:
“平时不会这样,但是重要会议,尤其是有关重制礼乐的,必须抄写起居注。”
“否则忘了陛下的安排,就会被认为不称职、不把陛下的吩咐放在心里、抵触重制礼乐。”
“刘鸿训因何撤职,眉公应该知道吧?”
陈继儒听说过这件事,知道刘鸿训是因为对别人说“主上毕竟是冲主”,被皇帝借题发挥,落个削籍为民。
以前他还觉得皇帝这样做太小气,如今看来显然显然还有内情。
如果百官都像刘鸿训那样小视皇帝,皇帝安排的事情,根本不可能落实下去。重制礼乐更是空谈,根本无法实施。
这让他心里告戒自己,在皇帝面前一定要注意分寸。
旁边钱谦益则说道:
“起居注如今不仅记录陛下的起居,还记录朝廷的重要会议。”
“眉公以后就习惯了,今后国会开会,都会有起居注参与。”
“陛下还有意改个名字,将起居注称为秘书。”
“秘书?”这两个字一出,顿时触动刘宗周的心弦。
他放下手中毛笔,凝重道:
“秘书监为后汉桓帝始置,属太常寺,典司图籍。”
“南朝梁始定名秘书省,为隋朝五省六部之一。”
“唐代改称兰台及麟台,又设翰林院。”
“本朝洪武初年设有秘书监,为翰林院所属,掌内府书籍,洪武十三年并入翰林院典籍。”
“陛下若新设秘书监,定与以往不同。”
钱谦益笑着说道:
“那自然是不同的。”
“如今朝廷注重保密,秘书监应该是负责机密文书。”
“起居注是记录陛下言行的,让他们出宫做会议记录,总是名不正言不顺。”
“在翰林院设个秘书监,正好让他们做这些。”
这是很多官员的想法,他们不想被起居注记录。
毕竟设立起居注是为了约束皇帝言行的,如今这样又算什么?
起居注改为秘书,他们会更轻松。
但是刘宗周听到这个想法,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设个秘书机构没有什么,但是却不能称为监。”
“陛下以诸监属于内廷为由,把钦天监划入内廷,国子监也险些被划入,最终被改为太学。\7^0\0′t?x,t/.`c/o?m′”
“秘书机构,不能称之为监,不能归内廷管。”
对此非常敏感,并且坚决反对。
尤其是他想到了和秘书监只有一字之差,如今还残留着中书处的中书监。
如果皇帝在内廷相继设立这两个机构,朝廷的权力分配会有大变。
——
陈继儒等人听着他们的探讨,感受到了重制礼乐的凶险。
他们随口商议的机构设置,就关系到内廷外廷的权力分配,有可能在朝廷引发种种波澜。
但是在两人口中,这不过是经常议论的话题而已。比之更重大的事务,还有不知凡几。
陈继儒想到自己如今主持公民委员会,下属不但有四个二级委员会,还有男子协会、女子协会、妇幼保健协会等民间机构,甚至皇帝还允许他按需要设置,辅佐公民委员会运转。
这让他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体会到什么是权力:
『一个做法,就能影响天下。』
『皇上真的给臣民放权啊!』
对当今皇帝深感佩服,同时对自己的境遇很是惊喜——
由布衣而成卿相,古往今来能有几人?
如果说国会的资政院、谘议院相当于朝廷两院的话,他这个国会公民委员会的主任,至少相当于三字部的部长,有着小九卿的地位。
这让他忍不住感到飘飘然,甚至产生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只是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件事要解决,刘宗周道:
“眉公执掌公民委员会,切不可有所偏见。”
“你的‘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句话,确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