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265章 用最少的牛产最多的奶

第265章 用最少的牛产最多的奶

禾的花卉品种还真是新奇啊。”

“毕竟是种子公司啊。”

……

巍巍祁连,远山如黛。

这里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足,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使绝佳的奶源带。

从九泉市内出发,开车一路向北,掠过城市、乡村,进入草原深处。

水草丰茂、牛羊遍地的美好画卷意义展现。

祁连山牧场到了。

这里嘉禾最重要的牧场之一。

原来还有一片片裸露的土地,但现在已重新披上植被,草原生态建设的成果令人欣慰。

郭阳特意让罗修换了辆皮卡车,汽车还没进入牧场的管理区,便被拦了下来。

“干什么的?”

“集团公司的。”

只见保安皱了皱眉,走上前来,打量着罗修,和后排。

郭阳放下了车窗。

“啊,董事长。”保安站直了身体。

“我进去看看。”

顺利进入后,郭阳对整个牧场的感官很不错。

这就是河西乳业的天然农牧场,顶是蓝蓝的天,地是绿绿的草。

牛在完全自由的发育中也将挤奶当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架只会产奶的机器。

它如同人类一样也具有灵性,也需要情绪的调整。

每一只奶牛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档案,还都是反复筛选的优良品种。

配有专职的医师和营养师。

牛奶从农牧场到加工生产线只需要4个小时。

在低温状态下运行,这是河西乳业把住的第一道关。

现场早有管理人员注意到了他的到来,却依然该做什么做什么。

郭阳来到了牛舍,正是饲喂牛的时辰,工作人员不慌不忙的搭配着饲料。

齐东是奶牛场的现场管理员,介绍道:“铺一层青贮,加一层精料,再加一层啤酒糟,最后机械翻一遍。”

“这就是整个的饲喂工序。”

郭阳也观察着,青贮主要是苜蓿青贮,而精料大多是豆粕、玉米、苜蓿草粉、麸皮等混合而成。

见老板对饲料感兴趣,齐东继续说道:“随着不断研发,饲料结构也丰富了起来,但主体还是粗饲料+精饲料。”

“粗饲料就是苜蓿青贮,占的比重不少,对牛奶的产量和品质影响也最大。”

郭阳好奇的问道:“现在的影响有多大?有具体数据没有。”

齐东笑了笑,说道:“做过一些实验,长期饲喂苜蓿的奶牛,日均头产奶量提高了1.2kg。”

“乳蛋白、乳脂肪和干物质通过多次检测,也分别提高了0.67、0.69、0.75个百分点。”

郭阳挑了挑眉,开口说道:“好像也不是很高啊!”

齐东愣在了原地,想了想,说道:“那是因为我们的基数高。”

“我以前呆的牧场,平均每头牛的年产奶量只有4~5吨,这也是国内目前的平均水平。”

“而祁连山牧场的平均产量超过了13吨。就算是河西的其它牧场,平均每头年产奶量超过10吨的也不少。”

“产奶超过10吨,这个水平,即使在世界上,那也是数一数二的牧场。”

“而且河西的乳蛋白、乳脂肪等含量也全部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齐东越说越激动,郭阳也明白了其中缘由,敢情是拿河西奶牛做的实验,这可是种子商店送的大礼包。

郭阳说道:“做的不错。”

他有段时间没关注这些参数指标了,听了一会儿,就知道河西乳业已经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水平。

产量是国内平均产量的两倍还多。

但这也没什么好自豪的,国内的奶源水平长期大幅落后世界平均水平。

“要市场,不要牧场。”

这是80年代三鹿率先采用的发展模式,也是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模式。

解散乳企的规模化牧场,向奶农转移成本压力,实现超常规发展。

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奶源矛盾,产量上不去,品质也上不去,想要更好的产品,只能去逼迫奶农。

毫无疑问,这是在饮鸩止渴,最终只会是以奶农和奶企两败俱伤的方式为终点。

而河西乳业完全不一样。

在全国各地新建了不少的自营牧场,1000头,3000头,5000头,10000头……

无论规模大小,饲养标准和管理水平都有保障。

还有目前最好的牧草。

花了一上午时间,仔细的看遍了牧场的各个角落、各个环节,祁连山牧场并没有辜负郭阳的期待。

看完了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