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医进来一见着唐夫人就见她脸色不好,眉宇之间带着隐隐的黑气,看着那些奴婢们都是屏气静声不敢越雷池一步,就知道肯定是唐夫人为了什么生气的样子。等着一诊脉,果真是和自己猜想的一样,是气急攻心,肝气郁滞。他收了手对着唐夫人说:“夫人是着了点气恼,气急攻心。不碍事,只要安心休养几天别老想着就成了。学生开个方子,配上一剂丸药,晚上临睡前吃一丸就好了。”
唐夫人谢了太医请管家亲自送出去,子骊等着太医走了才从碧纱橱里面出来,她先仔细看了方子,见没什么问题才交给人按着方子抓药立刻煎药给唐夫人喝下去。子骊亲自服侍唐夫人吃药,厨房早就按着自理的吩咐煮了些精细的米粥出来,子骊盛了一碗小米白果粥对着明前说:“只要新鲜香椿芽儿,别的油腻的东西一概不要。再把玫瑰露拿一瓶出来,太太吃了药嘴里发苦,正好拿着它兑水喝。”
唐夫人的丫头平安和富贵一个端着小米粥伺候着唐夫人吃饭,一个去开库房拿东西。唐夫人这个时候慢慢的缓过来,她靠在个枕头对子骊说:“你别张罗了他们还不敢造反呢。你安生的坐下来吃饭吧,别再叫你累着了。你放心我不会一口气上不来就死了,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我活着一天就不能叫别人欺负了你们去。”子骊听着唐夫人的口气就知道母亲是要护短了,其实对着子骞和胡启忠家公子的事情,子骊打心眼不认为这有什么,只是胡家和他们家争政治立场不同,而且子骞已经和贾政定亲了。就算是放在现代社会,已经订婚的情侣忽然分手,还是女方劈腿的话,女方家的面子也很难看,更何况是这个名副其实的封建社会。
“做女儿服侍妈妈有什么的?祖父和父亲可是要日夜兼程的赶回来了。”事到如今是瞒不住了,唐夫人已经叫人快马去报告王长春和王定乾了。子骊算计着时间,祖父和父亲接到消息肯定会快马加鞭的赶回家来。到时候肯定是一场风波,子骞的命运难以预测。或者她能嫁给自己喜欢的人也不错。没有子骞嫁给贾政就不会有后来木讷的二太太,就不会有衔玉而诞的贾宝玉了。
“只怕是要还几天才能回来。我是没脸见你父亲和祖父了,子骊你不要怨恨你姐姐,要是你心里伤心,只管埋怨我这个做母亲的就是了。你们都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叫我舍了哪一个?”唐夫人知道为了全家的声誉和丈夫公公的官位,等待子骞的命运会是什么。她生气归生气,但是子骞也是她亲生的女儿,唐夫人眼圈又红了。
子骊听着母亲凄楚的语气,心里一沉,这个年头浸猪笼和荣誉谋杀是合情合理的!子骞闹不好就会悄悄地病逝!子骊默默地握着母亲的手:“妈妈。大姐会没事的。”可是子骞真的能没事么?子骊连自己也骗不了。
王子腾和王定乾比子骊预计的还快的,当天晚上王定乾就先赶回家了。等着第二天早上子骊刚睁开眼,雨后就站在窗前神神秘秘的说:“姑娘,老太爷和老爷回来了。方才太太那边的人过来传话说今天姑娘不用过去请安了,想吃什么就叫厨房送过来就是了。”守着雨后神秘兮兮的凑近了子骊的耳边:“听那边的人说老爷先和夫人说了半夜的话,一早上没休息就去给老太爷请安了。现在老太爷老爷和太太在说话呢。老太爷的书房是谁也不能靠近的。”
子骊担心子骞的命运,她昨天晚上翻来覆去折腾一晚上,现在听着雨后的话,心都提起来了。她抓着被子问:“现在妈妈可出来了?老太爷身体可好?”
“老太爷奴婢也没见着,听着跟着老爷出去的人说老太爷得胜班师的路上就一直催着大家赶路,好像是他老人家似乎预知了什么似得。老太爷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平时练习吐纳参禅悟道的,身体应该没事。倒是老爷脸色不好。”雨后说着叫小丫头们打水去,明前和雨后服侍子骊起身。
京城王家,老太太和二太太四目相对唉声叹气,二太太是个寡妇,她一向是只把心思放在儿子身上,对着家务什么不闻不问。虽然她也是个大家出身的,一般管理家里琐事还能胜任。可是意见了大事她立刻没了主意,因此虽然老太太连日唉声叹气,她也只能尽力的服侍老太太的起居饮食,再也没任何解围的良方。见着老太太这几天越发的憔悴起来,二太太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老太太喝点参汤吧。”二太太接过来丫头端进来的参汤,殷勤的劝老太太保养身体:“事已至此,还是看那边老太爷和大爷的主意吧。老太太还是保重身体,连日来你越发的憔悴了。若是这个时候老太太先病倒了岂不叫老太爷和大爷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