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启忠眼神一闪,他心里暗叫不妙,脸上还是镇定的安慰着魏王:“主子不用担心,陛下到底是上年纪对着孙辈疼惜些是有的。可是陛下不会为了亲情就耽误国家大事。皇位还是要能者得之,奴才这几天仔细想想,陛下对太孙心软也是有那些上疏劝谏陛下不要妄言废立的功劳。自从王长春联络不少人上疏,天下的读书人一窝上疏,说什么嫡庶有别,陛下就算是心里偏向王爷,也要顾忌天下读书人的舆论。别看太孙在朝堂上势力不如王爷,可是那些读书人能量不能小觑。”
“你说的对,可是那些读书人要怎么下手?都是可恨的王老头子,他怎么不死在辽东!我看王长春也是有私心,皇后看中了他家的姑娘,要做太孙良娣,王长春岂能放过这个成为皇亲国戚的机会。他就是第一个有私心的人,亏得那些人还有脸说他们保太孙是心无杂念,一心为了社稷呢!你说该怎么办!”魏王提起来王长春恨得牙根痒痒。
“依着奴才看,王爷不如趁势在陛下跟前买个好。他们王家想要高攀皇亲就成全他们的心思呗。”魏王听着胡启忠的话,脸上顿时黑了,他刚要发怒随即察觉出来胡启忠的意思,略微一思忖抚掌大笑:“父皇最恨的就是皇子们和大臣过从甚密,我就去帮着大侄子去好好地讨好他的老丈人家。”
第36章 太孙婚事
董贵妃的翊坤宫,宫人们见着魏王过来忙着通报进去,董贵妃正坐在崭新的紫檀木妆台前脚人给她梳头发。听见儿子来了,她欢喜的扔下手上的梳子一叠声的叫着:“快请进来。”魏王抬脚进了母亲的寝殿,空气中还弥漫着浅浅的龙涎香的气息,看样子昨天晚上皇帝是在翊坤宫的。董贵妃虽然是已经徐娘半老,可是她独特的风韵和保养有方依旧娇艳的脸蛋和身段,在宫里的女人中还是很显眼的。
“给母亲请安。母亲的气色真好,儿子也就安心了。”魏王对着母亲打千下去。“起来吧。你怎么这个时候进来了。叫我看看,你这几天怎么看着倒是瘦了不少。”董贵妃站起来对着身边的奴婢使个眼色,他们立刻无声的退出去,母子两个坐下来安静的说悄悄话。
“昨天你父皇来了,我在你父皇跟前说还是叫太孙出去吧,他在东宫跟着太子妃身边的侍婢厮混。都是年轻人,血气方刚,还在孝期还是小心些好。太子妃心疼儿子可是也不能忘了规矩啊。你父皇听了脸色不怎么看好。哼,皇后一心算计,她以前事事压我一头,现在还想咸鱼翻身,我岂能叫她如愿!你叫人搜罗来的四个丫头不错,在太子妃跟前很快的站稳了脚跟。你父皇是个最看重礼法的人,太孙有了这个毛病,就是一辈子的把柄,看皇后还能玩出什么花招。”董贵妃想着自己入宫以来和皇后的种种恩怨,不由得开始咬牙切齿,面目狰狞起来。
魏王从小就听着母亲在耳边念叨着宫里明枪暗箭,皇后外做贤良内藏奸诈,她吃了暗亏,为了保护他忍辱偷生,叫他以后要争气的话。见着母亲又要旧事重,魏王忙着劝母亲道:“母亲何必要再提往事,皇后现在处在下风,若是我们步步紧逼反而叫父皇容易对着她心生怜悯,我们倒是显得咄咄逼人,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糊涂,这个时候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斩草除根,她到底是皇后,永远比我们多了个正统的位子。你的大位子没定我一天不能安心,皇后看起来是处在下风了,可是她一天还在皇后位子上我就不能安心。昨天晚上我试探了你父皇对着太孙迁出去的事情不置可否,不知是什么打算。我的心里越发的不安了,我们母子筹划这些年不就是为了你能登上东宫。可是离着那个位子越近,反而是心里没底了。”董贵妃有种望山跑死马的感觉,胜利的果实就要到手了,但是凭着她怎么努力,看起来就要落进手心的果子就是摘不下来。董贵妃有些无奈的握着拳头涂满了蔻丹的指甲深深地嵌入手心。
“我今天来是想和母亲说,我们如何能撼动父皇的心意,一切还要父皇自己下决心才好。我想求母亲帮着太孙在父皇跟前说说话。想来太孙也是个可怜的孩子,没了父亲还要立刻搬出去,我是做叔叔焉有不心疼侄子的理?在我心里是拿着他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而且太子做了几十年的储君,和我既有君臣之义更有兄弟之情,照拂太孙也是我的分内之事。母亲尊为贵妃,也是太子的庶母对太孙自然更要疼爱。”魏王的话叫董贵妃惊得目瞪口呆,她盯着儿子好像在看个怪物。“我的儿,你是病了还是晚上冲撞了什么?怎么说起来胡话了?”前天儿子还在她跟前对着太孙恨之入骨,怎么一转眼就成了慈爱的叔叔了。
“母亲别着急听我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