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成为了优势。
而且盖尔扶植的龙族统治者并没有足够的公信力,极度依赖东陆的支持,东陆内战后挪威将北海驻军全部撤出。北海四大政区的人类统治者都迅速联合治地的龙族推出了新首领,让那些空有名分的龙督彻底成了摆设。
在东陆这场被称为第二次继承人战争的内战结束后,伊尔诺.哈拉尔登上王位,史称哈拉尔四世。他是一位中兴之君。在战后开始参考拜占庭体系进行东化改制,国力逐渐恢复,再次对北海形成威慑。
但哈拉尔四世没来得及重新恢复的对北海的控制便大行西去,后即位的哈拉尔五世杜赞虽然保住了父亲的改革遗产,但在其统治后期东陆爆发大规模鼠疫,民不聊生。各地起义频发,王室忙于镇压再次失去对北海的威慑。
此时维费部发生了一场偶然事件,时任龙督瓦迪拉的女儿与维费家族扶植的首领武佑安联姻后夫妻感情不和,其女以丈夫不忠为由请求父亲出面,结果现场双方爆发冲突,武佑安的部下误杀瓦迪拉。
虽然龙督早已有名无实,但只要北海一日不脱离挪威他们就依然有些这个名分。冰岛大公麾下龙骑军团团长——弗拉基米尔家族时任领袖阿克里伯爵埃纳尔意图利用此事发动政变,他怂恿维格迪斯大公趁机出兵雾缘,讨伐维费部。
维格迪斯大公同意了阿克里的建议,维费部由于内部叛变丧失先机,阿克雷里领导的先锋军迅速占领了维费部统治下的雾缘南部政区。
但得到好处的冰岛军自然不会停下脚步,立即将矛头指向了维费部的战争盟友哈雷克部。
但在进攻哈雷克部的时候阿克雷里放慢了脚步,以负伤为由撤至二线,任由其他领主乘胜追击,占据雾缘地盘。哈雷克部虽然支持抵抗,奈何实力不如冰岛,依然节节败退。
不过阿克雷里实际上并不想让雾缘战败,事实上,他需要冰岛战败才能实现自己的计划。
在双方决战的玉山城之战中,阿克雷里故意将冰岛北伐军的军情泄露给哈雷克时任大果狄约库尔。同时故意延误战机,致使孤军深入的北伐军主力被哈雷克部包围歼灭。
此后,冰岛再无能与阿克雷里对抗的势力。很快他就毒杀了维格迪斯大公,扶植其幼子施拉姆继承大公爵位,彻底架空了冰岛哈拉尔家族势力。
而哈雷克部也趁此机会乘胜追击,反攻收复了南部政区,将两大行政区收归己有。使得雾缘四方分治的格局被被彻底打破。
赢得这场几乎不可能胜利的战争的约库尔.葛恩.哈雷克和他的龙族首领威烈武在战后名声大震,雾缘内无人无龙不服约库尔和威烈武的统治。
此时是乘胜独立还是继续称臣,他们的抉择会影响雾缘乃至整个挪威王国的走向——就在北海战火纷飞但时候,东陆也就是否出兵干涉一直在激烈讨论。此时的挪威虽然因为瘟疫和其他种种原因国力有所衰弱,但余威仍在,如真的与雾缘开战也毫无疑问有一战之力。
主战派认为雾缘公爵手下军队武备废弛,无论他愿意与否,他的领地都能够作为东陆讨伐军的跳板,直接越过雾极进入雾缘内部。冰岛虽然已经被弗拉基米尔家族控制,不会乐意再有哈拉尔家族的人干涉北海事务,但其与哈雷克部的战争已使其无力双线作战,即使敢与自己正面对抗也不足为惧。最棘手的是哈雷克部,但如果解决了它,北海其余势力,包括冰岛与雾缘公爵都会重新归心东陆,趁此机会出兵才是良策。
而主和派却认为冰岛与雾缘内战是为了夺取北海控制权,如果东陆贸然出兵,北海三方可能会暂时放下成见对抗东陆,彻底脱离挪威王国,那时挪威国威将不复存在,后果不堪设想。
主战主和两派明争暗斗,直到杜赞驾崩,六世国王吉诺即位此事依然焦灼。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北海的请封书送到了国王吉诺的办公桌上。
这封请封书正来自哈雷克部,约库尔上表朝廷请求册封他为雾缘总督来主持北海战后局势。
主和派终于占据上风,此时焦头烂额挪威朝廷早已放弃了对美洲的统治,对北海地区的控制也已丧失多年。但弗格人在骄傲的东陆人眼里依然只是一群野蛮之人,不如给他们些空头荣誉拉拢下他们,让他们制衡冰岛大公和雾缘公爵。
在种种原因之下,准备进攻北海的大军最终变成了一队带有册封诏书的使团。
自此,约库尔在雾缘的统治有了合法性,雾缘的性质也从挪威领土变成了明臣暗雄的挪威蕃属。
约库尔获封后封威烈武为龙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