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柏苓捏她的脸颊:“不是,你妈妈是因为太爱你,相信你选人的眼光。¢薪+完_夲!鉮?占+ ~首·发·好像你小姨也帮忙劝过了。”
汤杳又欢欢喜喜把电话打给小姨:“小姨小姨,世界上最好的小姨,小姨你晚上想吃熟食店的什么,我和闻柏苓马上去买!”
小姨也这样逗她:“怎么高兴成这样,没有点汤老师的样子。”
挂断电话,群里的小姐妹们在问她结果,汤杳放心地把自己交给闻柏苓,说“你帮我看路,我回几条信息”。
她很兴奋地把喜讯发给她们,打字的速度都快了许不少。
相比之下,闻柏苓表现要平静得多。
汤杳也是后来才发现,这个人只是表面看起来海波不惊,竟然偷偷发了朋友圈。
那是闻柏苓注册微信以来的第一条朋友圈,配图是汤杳妈妈亲手做的红烧排骨。
妈妈做的排骨很普通,可能因为有闻柏苓在,她稍有些紧张,老抽放得多了些,颜色很重,算是发挥失常。
装在她们从老家用物流邮寄过来的、用了二十几年的老式餐盘里,看起来更是太过家常,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我′得_书.城. \勉-肺.阅~犊?
闻柏苓一定吃过各种饕餮盛宴,也尝过世界各地的美食佳肴。
但他这天给朋友圈配的文字是——
“终于吃到了。”
第51章
闻柏苓和汤杳的家人相处得很好, 经常登门,遇见大家都有空闲的周末,他也会筹划着, 开车接她们出去吃饭。
找那种路面设计对轮椅很友好的餐厅, 闻柏苓推着汤杳的姥姥,给老太太介绍餐厅里受老年人喜欢的、焖烧到脱骨的肉类餐食。
京城到了初秋。
这一年秋天的气温奇怪,没等来秋高气爽, 阳光充足时仍然过分炎热,酷暑难耐。
煮锅类餐厅里通常冷气十足,有特价的冷饮或者赠送凉茶, 以此作为招揽食客的小小卖点。
闻柏苓推着汤杳姥姥的轮椅, 进门先帮姥姥盖一条薄毯, 问服务员有没有避开空调风的座位,说老人年纪大, 不能吹冷风。¢齐.盛+晓`税~枉_ +毋′错\内.容-
有时候会被服务员误会,以为闻柏苓才是姥姥真正的孙辈。
其实最初汤杳妈妈答应他们时,姥姥还有些生气, 总是会念叨,为汤杳没有去见邻居家那位博士后而感到可惜。
但一晃几个月过去, 到冬天时, 老太太已经和闻柏苓相处得特别好。
汤杳在星期五晚上打电话回家, 说自己明天回去时,隐约听见姥姥在妈妈旁边着急:“姥姥怎么了?”
汤杳妈妈帮忙传达:“你姥姥问你呢,明天是自己回来,还是带着小闻一起?”
他们已经吃过晚饭, 回到闻柏苓家里。
汤杳举着手机回头,闻柏苓正慵懒地靠在床边, 他也看向她,问,怎么了?
“姥姥问你明天回不回家。你明天工作忙么,要不然和我一起吧,妈妈和小姨早起去买菜,要做红烧鱼......”
她很自然地把他们所有住址都称为家,自己却没有察觉。
闻柏苓浅笑:“成。”
挂断电话,汤杳拐进浴室,边解开毛衣开衫的扣子,边探了半个脑袋,对闻柏苓说:“我发现你现在可是比我还要受宠,昨天通电话,姥姥都没问我周末回不回家的&zwn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