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合金防护门闭合的闷响还未消散,主控台的警报声突然尖锐地划破寂静。,w′b/s·z,.¢o*r/g_原本稳定的磁力场出现不规则波动,青铜残卷表面的刻痕竟开始自主发光,那些暗红色的纹路如同活物般游走,在悬浮的残卷上勾勒出从未见过的螺旋图案。
“能量读数异常!”观测员的声音带着惊慌,屏幕上的时空紊乱区模型突然闪烁起刺眼的红光。深度扫描数据显示,那个直径0.3光年的球形区域边缘,出现了七个新的能量峰值,分布轨迹恰好与残卷星图中的红色节点完全重合。更可怕的是,扩张速度从每年0.2光年骤增至每月0.1光年,相当于以之前六十倍的速度吞噬正常时空。
理论物理学家猛地攥紧拳头:“他们的时空锚定装置炸了。”他指向模型中紊乱区的几何中心,那里有个密度异常的引力源,“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奇点,是人工装置过载后的残骸——就像核弹爆炸后留下的辐射区。?x·g+g¢d+x~s\.?c~o,m′”他调出弦理论公式模拟推演,屏幕上的宇宙模型瞬间崩塌,“古文明的补救措施成了灾难的放大器,他们越想修正时间,撕裂的蛛网就越大。”
实验室的温度开始诡异地波动,恒温系统的嗡鸣变成不规则的颤音。首席研究员的指尖刚触碰到咖啡杯,就看见杯壁上突然凝结出细小的冰花,下一秒又蒸腾起白雾,杯底的咖啡渍里浮现出一行模糊的字迹:“三天后,17:42。”他猛地抬头,发现年轻助手正盯着自己的手腕,那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道与残卷图案中相似的环形红痕。
语言学专家的破译工作陷入诡异的同步。~3·{8?看×?书&?网% ¤_无?D?错_@+内~:=容?当她解读到“时间锚定装置第三次充能”时,实验室的电力系统恰好发生第三次跳闸;当电子音念出“观测者血液温度降至28c”时,室温计的数字精准地跳到28c。更令人心悸的是,她电脑里的文档开始自主修改,原本残缺的句子被自动补全,新增的内容赫然是研究团队此刻的对话。
“这不是巧合。”首席研究员盯着屏幕上逐渐重叠的两个模型——古文明星域的毁灭轨迹与当前宇宙的时间紊乱区正在以毫秒级的速度吻合。他突然想起残卷结尾的警告,那些关于“蛛网褶皱”的描述此刻有了具象的画面:就像用手指戳向绷紧的蛛网,每个触碰点都会让整张网产生连锁震颤,而人类的研究正在成为新的触碰点。
团队内部爆发了激烈的争执。年轻的物理学家坚持继续推演解决方案,他认为找到古文明公式的漏洞就能逆转紊乱;而观测主管则主张立刻执行残卷的警告,用高温等离子装置销毁残卷和所有数据。争吵声中,实验室的玻璃器皿开始莫名碎裂,碎片落地时竟逆向弹回空中,重新拼凑成完整的容器,随后再次碎裂,陷入无限循环。
第七天深夜,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天体观测部门传来紧急通报:在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云区域,检测到首例光传播逆转现象。一颗彗星的彗尾竟然指向太阳,光谱分析显示其冰晶结构中存在未来才会形成的硅酸盐成分。“它提前经历了靠近恒星的融化过程。”观测主管的声音带着哭腔,“紊乱区的扩张速度又加快了,按这个趋势,一百年内就会抵达地球。”
主控台突然自动弹出一段视频,是七小时前的监控录像。画面里,首席研究员正对着屏幕喃喃自语,而他身后的阴影里,站着另一个模糊的身影——穿着同样的白大褂,脖颈处有一道正在流血的伤口。那个身影缓缓抬起头,露出与他完全一致的脸,嘴唇无声地开合着,拼出三个字:“销毁它。”
青铜残卷的光芒越来越盛,表面的刻痕全部亮起,在实验室的空气中投射出立体的星图。那些红色节点如同跳动的心脏,其中一个恰好与太阳系的坐标重叠。首席研究员颤抖着按下等离子销毁装置的启动键,却发现按钮失灵了。屏幕上自动跳出新的破译文字,是残卷最后的隐藏信息:“当警告被阅读时,蛛网已连向你我。遗忘失效,唯有面对。”
实验室的灯光彻底熄灭,只有残卷的光芒照亮学者们苍白的脸。窗外的城市霓虹开始忽明忽暗,街道上的车流出现了短暂的停滞,随后像倒放的电影般后退。首席研究员看着自己手腕上浮现的环形红痕,终于明白:人类早已成为时间蛛网的新丝线,而那张布满褶皱的网,正在缓缓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