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风起刈羽 > 第492章 纠结选项

第492章 纠结选项

正所谓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

上杉清定虽然在东国之地的影响力已然凌驾于朝廷、足利将军家、古河公方家之上,但依旧不能擅意妄为。

毕竟,清定是深知隋炀帝因奢侈无度、好大喜功、横征暴敛、穷兵黩武、不惜民力,不仅自己死于非命,还最终把隋朝也一块儿玩完的。

所以,清定并不敢频繁发起大规模对外战事,以及尽可能避免在春耕秋收农事之际征召军势和发起劳役。

对于迁移本据之事,清定也是慎之又慎,尽可能选择周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且交通、文化、经济、造船业、手工业、人口等较为发达之地。

原本,清定在率军越山南下后,并没有途径江户城,所以在他认知里,以为此时的江户城与后世的江户城相比,顶多是规模较小,他并没有料到江户城竟然会如此的破败不堪。

所以,清定经过再三权衡后,就放弃了将江户城作为新本据的想法。

如此一来,选项就只剩下了平井城、河越城、小田原城、镰仓御所这四个了。

可清定细细想来,平井城、河越城两地皆属于内陆地区,且平井城还是曾经山内上杉家的本据。

但随着山内上杉家的衰落,平井城也履遭兵燹,曾经的繁华、辉煌在短时间内很难重现,以及上野一国之中还有长野家、高山家、吾妻斋藤家、浦野家、和田家、仓贺野家、横濑家、镰原家、羽尾家、高田家等诸多上野土著领主在。

若是清定选择将本据迁至平井城,那么上杉家之后的制度、政策,都需要考虑到这些土著领主的利益,且此时的上杉家还没有多余的直领将这些上野的土著领主们尽数转封。所以,长此以往对于上杉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至于河越城,原先是扇谷上杉家的本据,因河越之战、伊势氏亲之乱的缘故,周边的城下町、村落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至今尚未恢复。

可以说,平井城、河越城两地与江户城相比,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加起来发展程度还不及越后府中一带的三分之一。

故而,清定不得不将平井城、河越城两地也排除在外。

这样一来,选项就只剩下北条家原先的本据小田原城,以及古河公方家原先的本据镰仓御所了。

先前,清定在率军越山南下后,就先后考察过小田原城、镰仓御所两地的风土人情。

自从镰仓公方家因与足利将军家、上杉家的对抗之中多次失利,被迫将本据迁至下总古河城后,小田原城就逐渐作为南关东诸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交通、物流、造船业、手工业、人口等各方面的中心,虽说偏于关东平原的西隅,但拥有箱根天险拱卫西面,还拥有将城池周边的城下町、部分村落囊括其中的总构,以及还有一座规模不小的海港小田原凑。

反观曾是镰仓幕府故地的镰仓一带则显得有些狭小。

在治承四年(1180年)的十月,源赖朝从安房国回到武藏国后,就听取了千叶常胤的建议,将相模镰仓郡的大仓乡一带定为本据。十月六日,源赖朝入驻镰仓,暂先借住百姓家。十月九日,原位于山内的知家事兼道的宅邸被改建在大仓乡,打造新邸的工事动工。北条政子也择吉日,在稻濑川短暂逗留后,于十一日进入镰仓。大约两个月后,大仓新邸完工,举行了乔迁仪式。大仓的赖朝亭也被称为“御所”,由于之后源氏三代将军均在此掌权,所以此处也被称作“大仓幕府”。

至此,镰仓向着政治都市迈出了第一步。

而位于镰仓东北方向的鹤冈八幡宫自然是这座城市的中心。《吾妻镜》中记载,源赖朝在到镰仓后不久便决定在小林乡的北山建造宫庙“祭拜祖先”,并于治承四年的十月十二日从由比乡搬至鹤冈。

最开始神社的大殿并没有如今这般精致,只是很粗糙地建造了社殿,直到养和元年(1181年)七月三日,才开始在如今鹤冈八幡宫本宫的位置建造社殿,八月十五日举行迁宫仪式,源赖朝也出席了这一活动。翌年(养和二年即寿永元年)三月,从八幡宫大殿直通由比浦的若宫大路开通。

在源赖朝的亲自指挥下,这条路由北条时政以下的御家人搬运土石修造而成,其目的是祈祷怀孕的北条政子安产。四月,神社前大约三万平方米、名为弦卷田的土地被挖作池塘,大约从这时起八幡宫的方形区划便大致形成了。

镰仓这一地名在律令国家出现以前就已存在了。

据说,镰仓这一地名起源于中臣镰足在参拜鹿岛神社时得到的托梦,在梦中中臣镰足将多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