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青云观的两位女道长清恒和梵云,两人原是武当山玉虚宫弟子,两人所学一武一医。
清恒擅武,梵云擅医,两人互通互补,后来两个人一起出师游历天下,救济百姓,游至青云镇时,正逢瘟疫肆虐,两人齐心救助全镇百姓,人们为了感谢便出资为她们修建了青云观。
清恒抱着楚婉清与常念一同来到了她师姐梵云的禅院妙云居,梵云正跟她的大弟子常静在研究医书。
清恒向梵云说明了缘由后,梵云拿起楚婉清的小手给她诊脉。
须臾,梵云松开楚婉清的小手,抬眸对清恒说道,“她年岁尚小,又寒凉之气入体,需立刻使用银针之术,否则只怕我也无力回天。”
“那就请师姐出手相救。”清恒行了一个作揖礼说道。
“自然。”梵云示意清恒将楚婉清放到榻上。
常念也已经将自己师傅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拿了过来,常静则端来了水为梵云净手。
梵云在净手时常念上前将裹着楚婉清小被子打开,却看见楚婉清的身前放着一串天青色的琉璃手捻和一块刻了字的玉佩。
“师叔,你看!”常念拿起两个物件来到清恒面前。
“婉清?应是她父母为她起的名字。”清恒看着玉佩上的两个字说道。
清恒接过常念递过来的物件细看了一番,才放到袖子里,又转身对正在向楚婉清施针灸的梵云说“师姐,我本不欲收徒,如今看来我与此女少不得要有一段师徒之缘了。”
梵云为楚婉清扎下最后一针,收针净手时回清恒的话,“既然有缘收下便是,你这身衣钵武功到底有人继承了,是好事,今日辛苦了,回去休息吧!”
又看了眼换了身襁褓被常念抱着的楚婉清叮嘱道“念儿,她这几日见不到风,好生照顾。”
常念应下了,几个人一同散去,各自回了自己的禅院。
十七年后。
青云观后院的一棵大树上,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正闭着眼倚在一枝粗壮的树枝上。
少女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肤色白腻,琼鼻秀挺,脸蛋精致小巧,双眸虽未睁开,却自有一股出尘之姿,娴静犹如花照水。
常静过来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心里也不禁感叹一句,自家这个小师妹这身气质说是养在深山道观的怕是没人会信啊,活脱脱就是一个大家小姐的气质。
“婉清师妹,掌门师叔唤你去她的禅院”常静抬头喊道。
是了,树上的正是穿越而来的楚婉清。
听到常静的话楚婉清睁开了双眼,起身从树枝上跳下来到常静跟前,笑盈盈的说“谢谢常静师姐,我这便去找师傅。”
静思居。
楚婉清站在禅房门口看见清恒拿着本书正坐在榻上,便开口唤道“师傅,弟子来了。”
清恒正坐在棋盘前看棋谱,听见楚婉清来了抬头对她说:“婉清来了,过来陪为师下盘棋吧。”
楚婉清应声进门,坐在了清恒的对面,两人开始了对弈。
两刻钟后。
“你输了半子。”清恒停了下来,嘴角噙着笑容开口对楚婉清说。
“还是师傅棋高一筹!”楚婉清不好意思的说。
“你呀,这些年为师与你师伯教给你的这些东西,你倒是样样都能学的精通,与我们难分上下,独独这棋艺,也不知你是有意还是无意,每每总是半子输赢。”清恒抬头看着楚婉清说,眼中意思明了。
“那有什么有意无意呀,就是徒儿学艺不精嘛。”楚婉清笑嘻嘻的说。
“你呀!”清恒宠溺的看了眼楚婉清,又说“自为师带你回来,也有一十七年了吧!你可有想过下山寻亲啊?”
“下山寻亲?”楚婉清不解,又无奈道“师傅你是知道弟子来历的,弟子又能上哪去寻亲呢?”
在楚婉清长到四五岁能说清楚话时,就向清恒确认过,是否知道自己来自异世。
“痴儿,你只是魂体来自异世,本体仍是此时的人,你既占据了她的身体生活这十几年,你们早就是一体了,既然这样,那她的亲人不就是你的亲人!说不定你前世所求,这一世能得到呢?”清恒看着楚婉清的眼光慈爱而柔和。
“这一世婉清能得到师傅师伯还有师姐们的教导与关爱,已经知足了,我怕我所求太多,所以不敢贪心不足,我怕到最后会一无所有。”楚婉清垂头看着放在桌子上交握着的双手。
清恒伸手拍了拍楚婉清的手,轻声开口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