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云一直在后方指挥作战,并未留意到高处阵地已被昭武军占领。直到有人禀告,前方阵地上插上了昭武军的旗帜。
黄锦云面色大变,心中顿感不妙。韩青去哪了?之前在天泽山南侧和齐军交战的,难道不是韩青吗?
意识到犯了一个巨大错误,黄锦云急令退兵。
命令还没来得及传达下去,又有斥候来报,背后出现数万大军,正向此处杀来。
“是李昭,这个恶贼。”黄锦云咬牙切齿道。心中无比恼火,他已非常小心,却还是被李昭算计。本想先击败齐军,再来对付昭武军。没曾想,李昭胃口更大,竟要一举击败齐魏两军,夺取汉中。
“传令下去,全军固守大营。”黄锦云急忙道。
沈宁见魏军要撤,连忙对杨智道:“必然是大帅已杀到,阵地得失已不重要。我军要配合大帅,不能放跑了魏军。”
沈宁虽年龄比杨智小许多,更为年轻,战斗力却极其一般,战场厮杀还要靠杨智。
杨智神色激昂,早已忘了自己定位是“智将”。
当着全军所有人的面,杨智脱掉上衣,赤裸半身,声音铿锵有力,“一人必死,十人不能当;百人必死,千人不能当;千人必死,万人不能当;万人必死,横行天下。诸位弟兄,随我斩杀魏军。”
众将士听的热血沸腾,眼中战意浓浓。
杨智没有丝毫耽搁,率先朝魏军扑去,众将士紧跟其后。
杨智走后,沈宁慢慢坐到了地上,满脸的疲惫,一声长长的叹息。该做的事,他都做完了。接下来的事情,由天而定。
杨智率麾下兵马,从高处杀向下方的魏军。数千人一路狂奔,场面甚是骇人。奔跑速度越来越快,转眼就杀入魏军阵中。
数万魏军还在半坡中,正打算撤兵回营,被昭武军杀了个措手不及。
杨智麾下这批人,今天一直在战斗。身上盔甲早已染红,脸上也有不少血迹,显得狰狞可怖。有昭武军士卒杀得兴起,甚至脱掉了盔甲,轻装上阵。刹那间,战场上血肉横飞。
因黄锦云之前下令撤兵,故部分魏军无心战斗,想要撤回大营。昭武军可不管这些,杀意正浓,见人就砍。
有魏军将领见状,对黄锦云道:“将军让将士撤回大营,但眼前敌军岂会放过我军,必会在背后掩杀。不如放手一搏,与敌在此决一死战。”
黄锦云见大军确实难以撤回,心中一叹,只能同意与昭武军原地交战。
正在这时,李昭四万大军已杀到。
也往常一样,弓箭手对着魏军来上一波波箭雨。黄锦云虽然急令举盾,依然有魏军士卒中箭倒地。
为了此战,李昭准备了大量的箭矢。全无保留,倾泻在魏军阵地。
魏军弓弩手很快展开反击,在盾牌保护下,昭武军伤亡甚小。
一番激烈的互射后,李昭亲自击鼓,昭武军率先向魏军冲去,两军很快短兵交接。
双方数万大军,在天泽山下展开激战。
黄锦云面色无比凝重,在和昭武军全面开战前,魏军已和齐军交战了一个时辰,士卒体力略有下滑。目前的战场局势,前面是杨智的数千兵力,后面有李昭的数万大军,魏军夹在中间,位置并不好。
见杨智年龄并不小,与他相当,光着半身,却是满脸的兴奋。黄锦云暗道,此人为了功名利禄,敢于搏命。若韩青在此,必能斩杀此人。
齐景云、宋俊、王一贯、陈禄等将领,全部参与了厮杀。所有人十分清楚,今晚将决定他们一生的命运,值得豁出命去拼。手中的刀一刻都不停歇,只为杀死更多的魏军。
经过一个时辰,单调又血腥的互砍,战场上已有近万人倒地不起,到处躺着横七横八的尸体。所有人都闻到了血的味道,味道越来越浓。有的人恐惧这种味道,有的人却非常兴奋,更加卖力的挥刀。
为了加速击败魏军,李昭派上两千重甲步兵,这是他手上最后的力量。他们在石艾的率领下,直接往黄锦云本人杀去。
两千重甲步兵的威力不容小觑,魏军死伤人数加剧。为了拦截重甲兵,黄锦云只能加派兵力。
重甲步兵虽然被成功拦住,但由于黄锦云从其他地方调兵,造成了魏军在多处兵力不足,导致被昭武军压制。战场上,已有极少数魏军士兵,承受不住昭武军的攻势,不顾军令,擅自撤退。
黄锦云见状怒极,派出督战队,斩杀后退的魏军。
然,即使如此,依旧有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