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槐去了哪里?”
“除了阴曹地府,他能去哪里?”
“不,他去见了林灵素。~s′l-x`s~w/.!c-o.m+”
“林灵素?你从哪里听来的?”
“不是听来,是亲眼见到。”
“哪里见的?”
“清明,汴河。”
杜公才睁大了眼,既惊又惧。
陆青见他不是为头回听到此事而惊,是为说破此事而惊;惧则并非因身涉其中,而是怕自己受牵连。他便放缓了语气:“在下只想知道,杜监官那夜为何去见王小槐?”
“是为他那死去的爹。”
“哦?”
“王豪生前曾来求过我。他想将帝丘那块田献给杨太傅,并想求太傅庇护王小槐,认王小槐为孙。那块田原本便是杨太傅家祖田,合该还回去。认孙一事,多少人求过太傅,太傅都未曾应允。王豪在我面前哀求不成,便转而去求其他门路。王豪死后,王小槐来京,遵照父命,将那田契带了来,元宵那夜给了我。第二天,我立即送去呈给了太傅。^衫.疤/墈^书^旺, ¢蕪*错~内_容^这便是那夜之事。至于王小槐与林灵素,我不知此事真假,更不知其中原委。”
陆青见他神色间有所隐瞒,便又缓声道:“杜监官可知,王豪又去了哪里寻庇护?”
“我哪里知道?”
“听闻也好。”
“我整日忙碌公事,哪里有闲工夫去听一个乡村土豪闲事?”
“清明汴河那异象,关涉重大。追究起来,若寻不见王豪所托之人,恐怕又会来搅扰杜监官。”
杜公才果然担忧起来,犹豫片刻,才抬起眼:“有天我见王豪和一个道士在清风楼吃酒——”
“杜监官可认得那道士?”
“似乎是建隆观的道官陈团。我所知,只有这些。”
“多谢杜监官。”陆青转身便走。
“陆先生!”
“嗯?”
“陆先生??能否替我相一相?”
陆青望着那幽浊目光,沉声道出:“一浪翻起千层恶,不惜万难为此身。-顽!夲-鰰¢颤- \埂^芯/蕞?哙·只道秋寒不关己,孤蝉仍向高枝鸣。”
第十三章 迂曲
扰之,无如镇之以清净。
——宋太宗•赵光义
一、木箱
赵不尤清早正要出门,一个年轻男子来访。神色孤悴,手里提着一只小藤箱。
“赵将军,小人名叫甘晦,昨天见到您在汴河湾客船上查案。小人弟弟也遇了害,他叫甘亮——”
“甘亮?他不是跟随古德信去了江南?”
“古令史殁了。”
“殁了?”
“古令史押运军资刚过淮南,遭遇一伙方腊贼兵劫船,不幸遇害——”
赵不尤心下一阵黯然,顿时想起古德信临别时所留那八个字:“义之所在,不得不为。”他与古德信相识多年,不论古德信在梅船一案中做了什么,这八个字应是出于至诚。一位朋友就这般猝然而逝,朝中又少了一位正直之士??
“小人弟弟侥幸逃得性命,赶回来报丧,四天前才到汴京。前晚却遭人毒害。”
“你进来说话。”
赵不尤将甘晦让进堂屋,叫他坐下,甘晦谦退半晌,才小心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