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众人眼中,都觉得刘伯温甚是无礼。
李善长看向刘伯温时,眉头不禁一皱。
吕不用望着刘伯温这番表现,心中暗暗焦急。
施耐庵则是觉得这刘伯温似乎有着一股傲气,只是,这般傲气凌人,伤人也伤己。
宋濂则是觉得刘伯温不识礼数。
朱升面无表情地看着刘伯温。
程德没有动怒,而是温和地说道:“既然人都齐了,那我先说几句。诸位可都是由李主簿等人推荐的,想必俱是身怀大才之人。而我也会从诸位中,选拔出一些人,填充各部空缺官职。希望诸位能认真对待此事。”
众人纷纷点头。
李善长等人看向程德的眼神,较之以往,则有了很大的不同。
还是恭敬,但之前是因为将军的威慑,而现在则是因为大度。
大度虽说起来容易,但能做到的很少。
而且,还是以程德这样身份的雄主,更是如此。
看到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到自己身上,程德继续道:“自我扛起反元旗帜以来,我也有一些所观所感所思所想。元朝当今兵戈四起,经济残败,政治黑暗,天下黎民苦不堪言。鉴于此,诸位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探讨,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又该如何施政于我泗洲军治下。此外,我稍微提及一下,当初吕主簿派吕奇问我何为仁义之道?此事,犹如在昨。我曾言仁义之道,若世道治,用法宽厚,怀柔文明;若世道乱,用刑震慑,重典杀伐。好了,我就言尽于此,诸位都好好想想。”
程德话音刚落,在场众人纷纷心中一震。
刘伯温则是目光中有些惊讶。
不是说,这泗州军征虏将军程德,是一个泥腿子出身的吗?
他怎么会有这一番见识呢?
莫非,传言不可信。
刘伯温心中受到的震动极大。
这与他原先对程德的印象,颇为不同。
在场中,章溢心中受到的触动,不比刘伯温小。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将军竟然有如此见识。
可真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本来,他来这里,只是让他的好友宋濂拉过来凑凑数的。
他心中对步入仕途,也没有什么想法。
但现在程德的一番话,倒是让他不得不深入思考了几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有些学问,还需要在行动中才能验证。
而现在,他发现了程德这样一位不错的雄主,他心中以往的坚持有几分动摇了。
姚广孝一直在盯着程德看,他发现这程德的面相极为古怪。
但依照他现在掌握的学问,知晓的不多。
不过,他还是从程德的面相中,看到了一丝未来。
虽然只是一丝,但也让姚广孝心中震动不已。
他决定了,暂时不去嵩山寺游学了,他要留下来。
本来他开始来见吕不用,也只是为了印证一些学问,却没想,被吕不用一番忽悠,便来到了这儿。
之前,或许他是不情不愿的。
但现在,他倒是有些新的不同想法。
也许,留下来才更好些。
看到众人没有动静,程德也没有催促,而是耐心等待着。
就在这时。
章溢从人群中走出,这一幕,让其他人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
章溢脸上平静,先是向程德行了一礼,然后道:“学生章溢,就经济方面,有几条对策,正要献于征虏将军。学生以为,若是将军采用学生的对策,则无论是泗州军治下经济,还是等将来将军平定天下后的经济,都能迅速恢复,并逐渐繁荣。”
程德看着章溢,脸上露出温和的微笑道:“先生所说有关经济方面对策,不妨一一说来,我想,在场众人都愿意听先生一番高见。”
章溢朗声道:“其一,重视农业。元朝以游牧为主,蒙古贵族忽视了以农业为主的农耕作业,农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土地都集中于蒙汉地主阶层的手中,农民有少量土地、或者无地,他们有些成为佃户,有些没法生存开始逃亡,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因此,将军必须重视农业。晋书有言‘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正是此理。”
程德点点头,表示认可。
其他众人也纷纷点头,觉得有理。
章溢继续说道:“其二,轻徭薄税,增加人口。《蒙鞑备录》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