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中正要录,也领会了其中的隐晦所指,却故作痴傻,实在令我失望。
再后来,有一位名叫陆重山的少年书生,也曾上过真武山,那时他颇为落魄,一身狼狈,行囊中就有这中正要录,可他却只当这中正要录不过只是《中正》的注解,不曾细细参读。
我极为失望,夜里还扮作了鬼怪,想要吓他一下。
可这重山不知何故心已经死了,就算是鬼怪当前,他也丝毫不惧,只是眼神空洞,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今日你前来真武山,才令我喜出望外。”
少年说到这里,不由哈哈大笑,语气中越发得意:“那些高高在上的仙人想要藏住些什么,可是真相哪有那般好藏?
即便有天道规则遮掩,哪怕人间的规则被压制,许多人便是发现了异样也会慢慢淡忘,许多人又被局势所迫,即便是得知一两分真相,也已经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废止自身所学,重新探究真相的深处,随即慢慢淡忘,再也
想不起来了。
可是细数过往许多年,广阔人间总有人不愿意看着云遮雾罩,要看清云雾之后。
就比如我,就比如你。”
少年声音清脆,可说出的话里却蕴含着惊人的气魄,仿佛要吞去天地隐晦,要破除这天地间的迷雾。
陆景不由肃然起敬,他站起身来,向那少年执弟子礼,道:“还请先生教我?”
“我已入魔!”那少年摇头:“我看到了真相,便去探寻他,却走上了岔路,自此一去不可归返,不敢贸然教你。
你看我典籍,前两本仔细参演便是,后面一本里却有了人间天上,那些下棋之人排布下的诸多阴谋,我那时尚且年轻,不曾察觉到那些谋划就连现在我都似懂非懂,你要仔细斟酌,莫要陷入那些谋划中,与我一样,也成
这天上地下的魔头。”
那少年说到这里,又上下看了一眼,有些惊奇的说道:“你也映照了荧惑、计都、罗??”
陆景点头。
那少年却越发惊讶了,仔仔细细打量着陆景:“你照了这三颗凶星,本心却没有丝毫迷失,反而沉静如水?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陆景坦然道:“其中有诸多缘由,我悟了四先生的人间剑气,悟了四先生的剑骨,又有无畏剑魄助我,再加上我我有一门独特的观想之法,助我清明神识,不坠魔道。”
“独特的观想法?又是观想什么神明?”那少年诚心问道:“我入魔之后,最先观想太昊,可于事无补,后来又观想真武、东王,同样没有丝毫效用,至于那姑射、广寒、湘君三位神女我也曾诚心观想,更是没有丝毫助
那少年大为好奇。
恰在此时,陆景敏锐的感知到,自己脑海深处,一道宝蓝色的丝线正缓缓流淌,化作烟尘消散于脑海中。
陆景微微挑眉
那是不久之前,他得自大雷音寺三星时,趋吉避凶命格的宝蓝机缘。
“这神秘少年,是宝蓝机缘所在?”
陆景顿时明白过来,他再无犹豫,探手之间,手中多出了纸笔。
他握住持心笔,在那纸上缓缓刻画下大明王焱天大圣的容貌来。
一尊神明,跃然于纸上。
陆景将那张纸递给少年。
少年接过纸来,仔细看去,却见有一尊神明盘坐在一朵黑色莲花宝座上,一手向前摊开,拇指与食指轻轻触碰,做出一个佛菩萨印。
另一只手的平举在胸前,手中托举着一团焰火!
“这是一尊佛陀?还是一尊菩萨?”
那少年大为惊奇,又仔细看去,却见那神明明明端坐佛莲,手捏佛印,头上却梳着道髻,穿着赤红色道袍,道袍衣袖之间还绣着一种卦象。
“是道家神圣?”
“不对,也有可能是一尊妖神!”
少年眼中越发疑惑,因为这画像上的神明样貌威严,怒目前视,身后却又有一对肉翅,额头上也长着第三只眼睛!
佛、道、妖…
三种截然不同的道,汇聚到这一尊神明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