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不待见至极。
隔不远,太皇太后、长公主李皎、晋王等一众皇室宗亲,也都出了席。他们距离皇帝稍远些,更不会知道李玉的情况。
旌旗飞扬,群臣入座。李皎初初入席,看到大宴进行得井井有序,心中微畅。凉国使臣入场,郑重拜见李玉。一般情况下,邻国来访,皇帝都会说些客气话。然这一次没有。凉国使臣洋洋洒洒说了不少话,李玉摆了摆手,示意他下去。
李皎:“……”
她招来明珠:“去问问我皇兄怎么了?”
管弦乐奏起,筵席上菜,宫女们进进出出。明珠的身形离开得不引人注意,再回来时,报告李玉并无不妥,只是风寒还没好全。李皎心中念及不妥,微微皱眉。她没来得及再次吩咐明珠做什么,因为那个凉国使臣再次入席。他站在场中,大肆说了一通,李皎看到译者的面色微变。
李皎蹙眉:“他说什么?莫非又是想求亲?求娶我大魏的公主?”
译者翻译这使臣的话:“陛下,凉国使臣说,他此来,带来了西域武功第一的高手。那高手在西域无一敌手,他想请大魏彰显国威,让我们大魏的壮士们,与那第一高手比试比试。”
李玉:“唔,比吧。”
译者看一眼那个使臣,仗着使臣听不懂大魏话,他快速告诉陛下:“臣见过那个西域第一高手,他身高九尺,身材魁梧若座大山,在西域无一敌手。恕臣直言,这比试,恐有些欺rǔ我们。”
李皎微微眯眼。
作者有话要说:我明下章回归!与皎皎重逢!
☆、第78章 1
关于西域高手的事,大魏这边并没有讨论多长时间。凉国要求比武三场, 大魏这边使了个滑头, 李皎将凉国的挑衅意思传达给夏国王子赫连平。赫连平不屑地笑一声后, 自知李皎的意思。他如今与李皎是合作关系,长公主既然已经开口了, 夏国使团主动揽下了前两场的比武。
夏国王子赫连平说得礼貌又轻蔑:“天.朝上国之威,岂容一小国践踏?凉国前两场与我夏国比,大魏最后一场收尾好了。”
赫连平自是想用夏国武力震慑凉国。毕竟比起大魏, 夏国和凉国的地理距离更近,边关摩擦发生得更频繁。
凉国使臣则对自家的西域第一高手颇为自信,夏国和大魏都要自取其rǔ, 他们迫不及待地答应了下来。
天色灰沉, 重云压顶,随着夜幕降临,凉意丝丝缕缕地从地面上升起。比武时正是huáng昏时刻,皇室宗亲们坐在高台上, 津津有味地观赏凉国的比武。他们的天子李玉从头到尾手撑额头眼皮不抬, 也不知比武入了几分天子的心。鼓乐声喧中,太史令趋步躬身,过来跟陛下汇报:“陛下,今夜天寒, 恐有大雪将至。宴席已近尾声,待比武结束,请陛下登鹿台, 敲鼓鸣威作终。”
李玉手叩案面,太史令的话说了很久后,他才漫不经心道:“朕身体不适,不登鹿台也罢。让旁的人来登吧。”
这时因为天寒,众皇室宗亲都移驾高台,坐于李玉下方。李玉的声音虽不大,作为时刻注意陛下一言一行的臣子们,众人都竖高耳朵,听得一清二楚。李玉话音刚落,下方一派哗然。
古往今来,鹿台具有象征意思。外使来朝,大魏历来的保留节目,一直是陛下在宴席结束后登鹿台敲鼓,检阅军队,以震慑四方小国。这向来是最易展现大国之风的活动,四方来朝,天下共拜。陛下登高,与天同齐,俯视万千子民,该是何等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