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上回送货时,如意斋的事情说了一遍。
自是包括对方想弄小七儿的手艺秘密,过河拆桥,以及那个总掌柜和当地掌柜意见不一致的事情。
方志诚听了大惊,他都不知道还有这种事情,还以为这活儿做得稳当又赚大钱呢。方志义听了却是了然。
他也是生意人,做生意这许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爹,二哥,你们不必担心,尽管让小七儿放手去做。到时候不能继续和如意斋合作,送我铺子一样的卖。”
方志义想起一事还有些郁闷。
“那些有趣的小布偶还有叫什么丘的抱枕和坐垫,我都听说过,娃他娘还买了两张坐垫回来呢,一张五十两,花了一百两银子,给了子元和子雅,说他们读书时垫椅子上坐着舒服。”
“什么?一百两!”老爷子和方志诚皆是大惊,继而一脸惭愧。
“兄弟,是我们考虑不周,若是早些送几张过来,也不至让你们花了这许多银子。不瞒你说,这送货价也就五两。”
“这大铺子就是黑,竟然赚这么多。难怪他们会为了这点小东西动那么大念头呢。”老爷子也是感慨。
“爹,咱们让小七儿别送如意斋了,就送三弟铺子,随便卖卖也是自家人赚钱哪。”方志诚立刻说道。
他对兄弟有愧,自是恨不得掏了自己的心窝子。
老爷子却比较冷静,沉思了一下,说道:“老三的铺子上货没问题。但是目前上货量肯定不大,不如回去和小七儿商量一下,看能否有个两全之策。”
“也好,小七儿是个有主意的。”方志诚点点头。他还是信服这儿媳妇的,她的能干,她为家里的付出,自是看在他眼里。
方志义却是听了一脸惊讶。又想到上回铺子被烧后,他爹带着子湛和小七儿赶到铺子,主动要求赔偿损失时,他就注意到了,似乎爷俩都听小七儿的呢。
一问才知道,老方家条件好转,一家子女人都在做针线活钱赚钱,全是小七儿搞出来的,生意也是小七儿谈来的,心里不由惊赞。
当下就很想去见见小七儿,和她谈谈这生意。只是这雨下得大,阻住了他的脚步。
☆、129.第129章 三叔来了
这雨连下了三天,第四日傍晚时停了。
在屋子里闷了好几天的人都被方小福吆喝着出来透透气,不过没有走出院外。
外面的雨水早就积成了河,顺着水沟、田畈淌成了溪。出门要踩着厚底的木屐,不然不如打赤脚。
就农村这土道,遇水自是一片泥泞,很是难走。老方家的院子里铺着青石块,被雨水冲刷着到是干净,不过角落台阶前的青苔,也很容易滑倒。
因此这潮湿的天气里,方小福除了必须出门,都尽量不出门。
每天窝在屋里不是写书稿,就是画漫画,连洗澡次数都减半了,衣服换下来洗了也干不了嘛,还没处晾呢,都晾在屋檐下。
这屋檐太高,覆瓦的屋梁上吊着长竹杆子,衣物都拉开搭在上边,也没有小衣架子,很是不便。
为此方小福又想了折,准备做个木质的双杆晾衣架,以及木质的小衣架。这样又方便又干净,也节省空间。
她连详细图纸都画好了,不过这木工当然要等爹和爷回家了才能做。
这六日,因为下雨就觉得时间漫长,唏哩哗啦的雨声仿佛隔断了整个世界,也让她的集中力爆棚,竟是完成了五万字书稿,也画完了一本画册。
不过中指上部的笔茧也变硬了,写字久了已不知疼,只是看着很显眼,让她很是无奈。但是她不能停笔。
文先生寄信来,说大脸猫和蓝皮鼠的画册已弄好,随时付印,书稿第一册已卖出千册。这销量虽不是书局最好的,却是短期内销量第一。
看着这成绩,她知道,她不能停。至少这十日要交上一册书稿,也就是第五册的内容。画册尽量交上两册,实在不行就一册了。
因此手袋的事,她是完全放开了,让大家自己做,布样子没了自己剪,反正还有彩霞和小秋教她们呢。
堂妹和表妹那边,大脸猫和蓝皮鼠已经攒不少了,她让她们接着做,下回一并算钱。虽然还不知道卖给谁,但钱肯定不会少她们一个子儿的。
院子里,大家都出来伸展身体,笑嘻嘻地聊着天。
就是读书的兄弟们,也出来装模作样好像在屋里关了很久一样。其实他们每天都去村塾,早就在那泥泞路上每天往返四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