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万万没想到准太子是我!? > 第362章 劳累

第362章 劳累

六月里的天, 烈日炎炎。杨景澄躺在南沿的炕上,透过轻纱,望着窗棱外的红墙黄瓦出神。三月登基, 直至今日, 方有了片刻闲暇。清洗异己远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史书里寥寥数笔的记载,落到实处, 便是如山般的案牍堆积。

且不提杀人的刽子手如何加班加点,单说抄家之后做账,得来的屋舍田产如何分配,就把杨景澄累了个精疲力竭。当然,他若是把巨额的财富直归内库, 或简单粗暴的分去国库,倒还轻松些。偏偏, 他想分田。

杨景澄在宁江府,已然感受到了土地兼并之可怖。彭弘毅入京时,君臣详谈, 亦说起了赤焰军的后续。事实上徽州卫指挥使带人剿了好几回,但他们依旧生生不息。只因, 症结不在剿,而在抚。抚非指单纯的招安, 否则没了赤焰军, 还有黄焰军, 朝廷能招几人?唯有让百姓安居乐业, 方能彻底节治匪患。

晋朝沉珂依旧,想要治理,非朝夕之功。但杨景澄本着日拱一卒的精神, 亲自过问抄来的田产,督促人手严重不足的朝廷,尽可能的把田产分到农民手中。甚至,他强行打破了常规。

譬如谭吉玉这等未曾满门抄斩的人家,私产充公,可族里的祭田是查抄不走的。往年许多高官,自家掠夺田亩时,不忘给族里添上几亩。谭家祭田一望无际,光凭着祭田产出,便是谭吉玉叫砍了头,谭氏宗族任然能吃个满脑肠肥。

对此,杨景澄如何能忍得?于是趁着刚登基,康国公与宣国公的麾下还在的威慑,强行规定官员祭田规模,超出者一律收缴。谭氏宗族祭田顿时削减七成。这便罢了,谭吉玉抄斩,谭家无人出头,休说七成,十成全拿走也无话可说。

然,同样喜欢囤积土地的汤宏呢?

杨景澄想了很多办法,软磨硬泡、软硬兼施。原以为仗着从龙之功,能再现章氏辉煌的朝臣们,终在数万将兵的威慑下妥协。他们心里有没有怨恨?杨景澄不得而知。总之,屠杀的名单里,不断的增添着新人是事实。

这是杨景澄择年号为“武定”的根由,如非武力,他坐不稳这江山!

这是一场漫长的博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太皇太后并不能理解杨景澄的坚持,康国公与宣国公对此亦有微词,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文官集团,当真心力交瘁。

好在,至今日,总算大局已定。纵然有人请托舞弊、上下其手。但他至少稍微抑制了兼并,让负担沉重的百姓能有些许喘息。至于日后的长治久安,那且待日后吧。朝堂上的斗争永无止境,他在御座上一日,便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加恩科、赦天下、免税三年。

睡意袭来,杨景澄疲倦的闭上眼,哥哥,我做的可还好?

“圣上……”梁安轻柔的呼唤在耳边响起,杨景澄无奈的问,“何事?”

“丁大人求见。”梁安早察觉了杨景澄的精力不济,语调越发轻柔。三个月的时间,杨景澄在于朝臣死磕,他也在同陈方珠赤身肉搏。最终,他仗着东厂资源,取得了胜利,保住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陈方珠则调去了坤宁宫,照顾皇后颜舜华。

但杨景澄对永和旧人,终有芥蒂。梁安一直无法成为他的心腹,心里颇为焦急。只好在日常侍奉中愈加细致体贴,以期水滴石穿。

杨景澄艰难的从炕上爬起,有气无力的问“哪个丁大人?怎么?在御前还不念大名的?”

梁安讪笑两声道“丁年贵。”

杨景澄当即倒回了枕头上。《三字经》有云,君则敬、臣则忠。朝臣不是家奴,他们恭恭敬敬的来面圣,皇帝理应给予最基本的尊重。至少衣冠齐整,端坐于宝座。但丁年贵不必,他是自己人,可以随意些。

因此杨景澄翻了个身,懒洋洋的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丁年贵从殿外缓步而入。不及行礼,就见杨景澄精神萎靡的侧躺着,眼皮耷拉了下来,一副立刻要睡死过去的样子。丁年贵吓了一大跳,当初杨景澄受伤时,便是此番模样。

三两步走到炕前,急切问道“圣上,您身体不适?”

“我累。”杨景澄委屈巴巴的道,“还有头痛,你给我揉揉。”

丁年贵瞪着杨景澄,半晌无语。良久,他牙疼的道“圣上啊,您放着一屋子太监宫女不使唤,专等着我是吧?”

忙碌的三个月,二人极少见面。丁年贵一句话,消解了久别的生疏。杨景澄笑了起来“唉,还是你好,你替了梁安吧。”

丁年贵凉凉的道“别以为您当了皇帝,我就不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